5月30日,浙江電力現貨交易市場啟動模擬試運行,這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經營區域內第一個能源凈輸入省份的電力現貨市場,是我國電力市場建設取得的又一重要進展。
浙江電力現貨市場包括日前市場和實時市場,初期市場主要面向浙江省統調電廠、110千伏及以上大用戶、售電公司,以半小時為結算周期,發電側采用節點電價,用戶側采用統一加權平均電價,通過電能量市場與輔助服務市場聯合出清,保障市場出清最優化。這是國家電網公司供電區域范圍內第一個能源凈輸入省份的電力現貨市場。此前,廣東、甘肅、山西已其相繼啟動電力現貨交易市場試運行。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和首批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地區之一,浙江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備受關注。
?1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現貨市場,可以通俗地理解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商戶、大宗買賣開始出現,也就逐漸發展出了中長期交易市場,即買賣雙方以現貨交易的價格為定價基礎,通過合約確立長期買賣關系,到期“拿錢拿貨”即可。但買賣雙方任何一方的經營風險,都會波及交易關聯方。如何更好地規避風險?于是又產生了金融衍生品,比如期貨交易,參與對手更多,避險能力也就更強了。
由此可見,一般商品交易都是從現貨市場開始。要建立電力市場,首先就必須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而其交易起點就是現貨。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是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關鍵內容,是電力市場建設的第一步。
但電力交易又顯著區別于一般商品交易。首先,電能“即發即用”,不能大規模存儲,發電、輸電、配電、用電需在瞬時同步完成,因此電力現貨交易必須確保時刻保持供需平衡。其次,電能輸送不能超過電網最大送電能力,否則會導致設備損壞、電網失去穩定甚至崩潰,因此電力現貨交易必須時刻滿足電網安全約束。再者,電力傳輸的電量和路徑由物理規律決定,不跟“合同”走,不能“一對一”“點對點”實現總量匹配。
這也就是電力現貨交易市場建設的難點所在。同時,浙江電網是典型的受端電網,外來電占比高,交直流混聯大電網運行復雜。也因此,浙江電力市場建設必須從國情、省情、網情出發,以“安全、經濟、綠色”為目標,按照“先進、穩妥、統籌”的原則,科學平穩有序推進。
?2
“馬大嫂”買菜更便宜更及時
和一般商品一樣,電力商品也有時序價格和位置信號。好比“馬大嫂”買菜,早市的蔬菜新鮮,價格高,而休市前菜販會降價處理,不同時間段商品價格不同;如果“馬大嫂”跑出城,直接到農場菜地里買菜,價格肯定又比家門口的菜市場便宜,只是買菜成本得算上來回路費。
浙江電力現貨市場包括日前市場和實時市場,以半小時為結算周期,發電側采用節點電價,用戶側統一加權平均電價,通過電能量市場與輔助服務市場聯合出清,保障市場出清最優化。同時還設計了不同時間序列的合約市場品種,有效銜接現貨市場,確保市場穩定高效運行。
通俗地說,在浙江電力現貨市場,電力商品也像蔬菜商品一樣,在不同時間跨度、不同地理位置,會產生不同的價格。每隔半個小時,電價會根據供需關系發生變化,也就是說每天24小時會產生48個不同的電價,而在現貨市場建立前就只有峰谷電價兩種價格。此外,全省不同地理位置的發電廠上網電價,也因為電網通道擁堵程度不同而有所區分。
當然,如果是開了飯店的“馬大嫂”們,需要購買大量蔬菜,他們就可以找不同的菜農或菜販,通過雙邊協商、集中競價、掛牌交易等方式,按周、月、季、年,甚至多年,簽訂合約。同樣,她也可以按照每天實際所需蔬菜,就近去菜市場“補貨”,這就是現貨市場。
因此,建立了電力現貨市場,就可以彌補中長期交易與實際運行之間的偏差,讓買賣雙方根據實際需求及時“補貨”或是“賣貨”,電力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和市場行情,實時調整購電計劃,讓用能成本降到最經濟的區間。同時,現貨市場比中長期合約市場更適應新能源出力波動的特點,有利于擴大新能源消納空間。
?3
買賣雙方交易更便捷
那么,市場主體在哪里開展現貨交易呢?
國網浙江電力組織國內頂尖開發團隊,歷時一年半,高質量建設了數據統一、流程貫通的基于云架構的浙江電力市場技術支持系統。這是市場運行的關鍵要素,事關市場有效運營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據悉,目前,技術支持系統已通過多輪功能測試和全流程聯調,具備模擬試運行條件。
實際上,浙江在電力市場改革方面作了大量探索和實踐。
早在2000年,浙江發電市場就建成投運,開啟了發電側集中競價實踐,也為浙江電力市場建設和運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自2015年啟動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以來,浙江電力體制改革在各方推動下全面有序開展、落地見效。2016年5月,浙江電力交易中心注冊成立,電力交易業務規范開展,浙江電力直接交易規模也不斷擴大。2019年,交易規模將達到1400億千瓦時,預計可降低企業用能成本40億元。此外,售電側競爭也有序放開,增量配電試點穩步實施,4月,浙江首個混合所有制增量配網公司已在長興掛牌運營。
電力市場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及27家省級交易中心組建完成,省間、省內中長期交易機制基本建立,“統一市場、兩級運作”的市場總體架構初步建成;市場化交易規模實現持續較快增長,省間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水平顯著提高,進一步滿足了市場主體參與交易的需求;清潔能源消納水平大幅提升,通過積極開展省間中長期交易、創新開展省間富余可再生能源現貨交易,構建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化機制等手段,2018年完成新能源消納“雙升雙降”任務;現貨市場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山西、甘肅電力現貨市場已于2018年12月27日正式進入試運行,市場總體運行平穩,技術支持系統運轉正常,價格波動符合市場供需規律。
隨著浙江電力現貨市場模擬試運行啟動,公司經營區域內首批電力現貨市場試點省份已經半數進入模擬試運行。下一步,公司將繼續深入推進電力改革,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確保山東、福建、四川等試點省份6月底前啟動電力現貨市場模擬試運行,力爭山西、甘肅、浙江等試點省份早日結算試運行,實現電力市場建設新突破。
當前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已進入關鍵時期,電力現貨市場建設依然面臨艱巨任務。浙江電力現貨交易市場啟動模擬試運行,對高質量平穩推進浙江電力市場建設,助推浙江社會經濟發展,乃至對全國電力體制改革走向縱深都將帶來深遠影響。
根據計劃,浙江將進一步優化現貨市場交易機制,逐步擴大市場范圍,有序放開零售市場競爭,豐富合約市場交易品種,到2022年逐步過渡到中期電力市場,最終逐步建立面向所有電源、用戶和售電公司的成熟的電力金融市場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