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追求的商業模式是什么?從電網最近的動作可以隱隱約約看到其方向!
新基建的背景下,還有必要加大電網的投資嗎?仔細翻開“新基建”科目,無論是5G還是充電站或大數據、人工智能,無一例外,沒有一個不是耗電大戶。如果離開了電力物聯網,這些耗電大戶,只是一堆耗電的銅金屬罷了。
能源互聯網連接能源生產和能源消費,是源、網、荷、儲、人等各能源參與方互聯的基礎平臺,能夠實現互聯網式的雙向交互、平等共享及服務增值。其中,“源-網-荷-儲”各環節協調互動是實現能源互聯的關鍵功能之一。
受疫情影響,今年將會是投資提振經濟的大年,在電網投資的幾大項工作中,特高壓、充電樁和電改配電等幾項較為突出。而特高壓和充電樁一直是市場的熱點,其中配電尤其值得關注。而最近市場消息顯示,三峽水利發布公告
【摘要】文章對售電主體依據運行特性進行分類,分析了各類售電主體在新電改中的機遇,闡述了獨立售電主體、電網公司及由發電企業組建的售電主體等在新電改中面臨的挑戰。基于以上分析,介紹了政府及監管部門、售電機
全社會用電量下降、階段性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的政策,是一季度兩大電網盈利下降乃至虧損的主要原因。電網企業落實降費減利政策,導致一季度業績出現大幅下滑,其中國家電網出現了高達9億的凈虧損。中國債券信息網公開
近日,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電力研究院”)發布《電力北斗標準體系白皮書》,引導北斗系統在電力行業應用的總體發展、規劃、實施、部署和推進。白皮書一發,也因此加大了國網將北斗系統與電力行業應用
增量配電網改革,可謂是風起云涌,各方博弈,項目推進十分艱難,幾乎成為此輪電改的雞肋。而從郵票法輸配電價體系本源出發,對于增量配電又有何增益呢?中發9號文啟動新電改已歷時近五年。五年來,電力市場交易日趨
受新冠疫情沖擊,今年一季度國內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6.5%,創近10年來用電量季度增速新低。隨著國內需求對電力消費的拉動逐步顯現,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作出預測,預計二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比一季度回升9個
新基建觀察|特高壓到智慧能源,城市電網從骨骼武裝到神經末梢!
萬物互聯的時代,一次大面積停電會有怎樣的后果?不只是城市的夜景不再璀璨,也絕不限于交通、通信、商業受到影響,斷電對于一個城市來說就像是“心臟驟停”,沒有“血液”供給的城市很快將陷入混亂與癱瘓之中。充裕
時代拋棄你時 連聲招呼都會不打!如果,梳理下我國低壓配電設備的發展軌跡,ACB從DW10,DW16,DW15,DW17,到DW45,MCCB從DZ5,DZ10,DZ20,TO,TG到NF,可以發現,隨
打造升級版特高壓“神經網絡”!中國特高壓配套通信網絡建設進入高峰期!
特高壓具有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少占地的綜合優勢,是“新基建”的重頭戲。國家電網所屬信通公司,以特高壓配套通信網建設為主攻方向,全面加快現代信息通信技術推廣應用,推動電力行業智能化升級。目前,中國特
繼2018、2019連續兩年調低一般工商電價,而且每年以10%的幅度下調,2019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披露的相關內容,再次提出了“要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物流等成本”,所以未
在受到疫情的短暫沖擊下,隨著新基建的提速,充電樁行業將迎來新一輪黃金機遇期。4月14日,國家電網召開2020年全面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項目集中聯動開工視頻會議,宣布今年計劃安排充電樁建設投資27億元
2015年3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出臺。在實干與爭辯并行、喜悅與彷徨交織中,過去了五年。電力體制改革“知難”“行難”。汲取歷次電力改革的精
【核心提示】2019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質量穩步提升,GDP總量和人均水平升至新的歷史節點。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十四五”良好開
在4月9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副司長蔡榮華透露,國家將繼續加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預計今年全年能夠完成投資100億元左右,新增公共樁20萬個左右,新增私人樁超過
4月8月,百戶科技型企業深化市場化改革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專項行動(以下簡稱“科改示范行動”)正式啟動,這是繼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區域性綜改試驗”后的又一國企改革專項工程。4月以來,國企混改大單不斷,眾
“新基建”已然按下快進鍵。嗅覺最靈敏的資本市場把目光聚焦到了“新基建”。近期,已有數家基金公司申報或者修訂“新基建指數”,多只與“新基建”相關的股票也一路飄紅。有媒體這樣表述國家電網的“新基建”際遇:
與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其余新基建息息相關的數據中心,將在今年及以后成為長期重點,并對區域布局產生影響。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基本生產要素,也是智慧城市管理、產業數字化的底層支撐。如何讓這些數據存